从生意伙伴到不共戴天曼联利物浦的世纪敌对!

场上拳拳到肉刀刀见血,能多进一个球羞辱对手就绝不会歇一口气,哪怕因此受伤也在所不惜。场下口水互喷甚至破坏大巴,更有极端分子不惜嘲讽灾难互揭伤疤。你以为这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吗?并不是,这是英格兰“内战”,是英格兰足球第一德比—曼联与利物浦“西北德比”,俗称“双红会”。

曼联成立于1878年,利物浦成立于1892年,但是这两家成立在光绪年间的俱乐部,互相之间的恩怨甚至远在俱乐部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曼彻斯特是以纺织业为生的城市,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化城市,出产的纺织品顺着船队走向了全世界。但是曼彻斯特作为工业基地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交通,在海运作为世界贸易唯一运输手段的一百多年前,身居内陆的曼彻斯特必须依靠别处的港口才能进行进出口贸易。那么距离曼彻斯特最近的港口是哪里呢?利物浦。所以,一段上百年的恩怨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距离曼彻斯特50公里的利物浦拥有英国最好的港口,曼彻斯特所产出的工业品和所需的原材料、生活品都必须从利物浦港口中转,让不事生产的利物浦一跃成为世界棉纺交易中心和交通枢纽,可谓赢麻了。本来这是一段可以写进教科书因地制宜互利共赢的佳话,但是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前店后厂”的故事写到19世纪70年代,也就是曼联成立前的几年写不下去了,经济萧条席卷了英国,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勒紧裤腰过日子。

守着港口的利物浦人必然把目光盯向了棉纺贸易,开始巧立名目收取苛捐杂税,两地携手共进的时光一去不复回。为了对抗利物浦人的盘剥,赢得生存空间,曼彻斯特人决定绕过利物浦,修建一条直通海边的大运河,从此不再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1894年,全长58公里著名的曼彻斯特大运河修建完成,即使利物浦人百般阻挠,也无法阻止这条凝聚着整个曼彻斯特地区人们心愿的黄金水道顺利通航。曼彻斯特的历史从此改写,所以无论是曼联还是曼城,队徽改来改去,代表着大运河的帆船图案永远都是这片土地的象征。

曼彻斯特通过运河迎来了新生,曾经靠收过路费肥起来的利物浦可就惨了。失去了航运枢纽和贸易中心地位的利物浦经济一落千丈。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利物浦人对曼彻斯特的仇恨也从此种下,虽然在同一国家政权下的两地不可能爆发冲突,但是足球正是和平时代的战争。

所以当1895年,曼联和利物浦历史上第一次在赛场相遇的时候,重新过上舒服日子的曼彻斯特人大概忽视了对面的利物浦人对他们是如何咬牙切齿的仇恨。带着满腔怒火和“妒火”而来的利物浦以7:1的巨大分差横扫曼联,给曼彻斯特人留下了难以磨平的伤痕。从那一刻起,在两个地区敌视和仇恨浇灌下成长起来的两支球队,就此定下了世纪敌对的基调。此后的上百年漫长时光里,无论是世界大战还是战后新时代的发展,都无法改变双方的水火不容和剑拔弩张。下一期节目,将为您介绍曼联和利物浦双方走向豪门之路时的激烈对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